日前,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的辽宁双智数字赋能中心(下称“赋能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是由辽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联合海克斯康、中国联通共同建设的具有应用性、示范性的数字化赋能服务平台。
近年来,沈抚示范区聚焦“三区一引擎”使命定位,高标准建设沈抚科创园,高质量推进三大主导产业,为辽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提供支持。赋能中心是建设沈抚科创园的重要项目,是示范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将为沈抚示范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赋能中心紧盯辽宁省重点打造的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打造推动辽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螺旋互促”的重要平台,一手抓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一手促进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平台将搭建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助力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速转型。
“目前,我们已经对40家单位进行了交流和咨询、评估并提供设计方案,有10几家企业接收了我们的方案,有5家企业已经完成签约。”赋能中心总经理王振环以智慧物流为例介绍,在物流运输公司,时间节奏、货物安全、车辆人员安全,以及运行路线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收入、成本、效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此前该用户对车辆、工作人员调度管理,货物装卸、车辆安全,以及能源管理都缺少有效手段和数字工具。 “我们提交的智慧物流管理方案,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系数和服务质量及用户满意度。”
此外,赋能中心还对城市原有地下管道提供探测及数字化建模服务。“我们派专家带着探地雷达,用了3天时间探测了14公里地下供水管线,采集足够多的管线数据,然后由工程师通过软件将数据建模,从而实现了这条管网的三维真实建模,为以后的巡查、维修、管理、施工规避、后期改造建立数字档案。”王振环说。
据介绍,赋能中心重点建设“两心、一核、N场景”的创新赋能模式。其中,“两心”指“智能制造赋能中心”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智能制造赋能中心覆盖辽宁省全部高端制造业、22个重点产业链,赋能服务制造企业近万家;智慧城市赋能中心聚焦解决当前城市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打造城市运行高效治理的重要平台。
“一核”即核心工业软件云平台,将海克斯康旗下108类、253款核心工业软件全部云化部署,为众多中小企业、教育院校、创客创业者等提供一站式工业软件订阅服务,切实解决工业软件使用过程中的难点问题。“N场景”是基于项目拓展丰富的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即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未来产业、城市更新等场景,多方合力共同打造国内数字技术方案最全、高端行业覆盖最广、实操应用能力最强的示范标杆项目。
“我们将百余款涉及设计仿真、生产加工等诸多领域的工业软件开放出来,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数字化转型方案。同时,依托联通的5G、大模型技术和算力底座,与辽宁省22个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开发垂直应用,营造良好生态。”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建说。
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签订重点创新性项目20个,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61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47家;大力支持创新主体科研立项,推荐申报23个科技储备项目,7个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项目;新建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层次人才工作站4个,新引进各类人才2540人;制定出台23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举措,合作设立了10只产业投资基金,以科技金融加速成果转化。(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