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四院呼吸内科主任,衡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衡水市呼吸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介入与肺癌学组副主任委员。率先在衡水市展开肺泡灌洗技术,主持展开了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技术在难治性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 杜林娜
随着体检人群的增多,“肺结节”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大家的视野中,尤其是“磨玻璃结节”更是让大家“谈结节色变”。
所以,每次出门诊经常有患者或者家属忧心忡忡地拿着胸部CT片子或者找我咨询,都急切地问,有这个肺结节患者是不是得了肺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他们急切的眼神我看出了对肺结节的担心,所以我想写出这篇科普文章让大家了解肺结节及正确处理方法。是随访还是做进一步的检查或者手术?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胸部CT上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而肺磨玻璃结节是指CT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升高的淡薄云雾状阴影。
根据直径的大小可将肺结节分为大结节(1~3cm)、小结节(<1cm)和微小结节(<5mm)。
肺结节按密度分类,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又分为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肺磨玻璃结节根据结节内部均匀程度分为单纯性磨玻璃结节(pGGN)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mGGN)。
肺结节形成的原因
肺结节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和生活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比如肺部长期受吸烟、空气污染等影响所致的炭末沉着;结核或其他炎症,或者胸部曾受过外伤;肺部良性肿瘤;早期肺癌,比如原位腺癌或微浸润腺癌;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肺部形成的肺部转移瘤;其他如痰栓、畸形、肺动静脉瘘等。
肺结节的良恶性比例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只有大约0.3%至3.7%的肺部结节为恶性,多数小结节、尤其5mm以下肺部结节为良性。随着结节的增大,其恶性的可能性增加(表1)。
肺结节很常见,良性远远多于恶性,不能因为体检查出肺结节就担惊受怕,这就违背了我们体检的初衷。
发现肺部结节怎么后期管理?
根据肺结节的大小及分类做出不同的随访时间和流程。
实性结节:<4mm,4-6mm,6-8mm。视恶性可能性大小,分别3-6个月,6-12个月,12-24个月复查,稳定后年度复查。
纯磨玻璃结节:病变直径>5mm,<5mm,分别首次检查为3个月。如无变化,其后至少3年内每年1次ct随访;6个月复查,此后年度复查。
混合磨玻璃结节:<8mm,3/6/12/24个月复查;>8mm3个月复查,持续存在并且有恶性征象时可行PET—CT检查。
随访中肺部结节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良性:(1)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模糊;(2)密度均匀或变淡;(3)在密度未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4)病灶迅速变大,倍增时间<15天;(5)实性结节病灶2年以上仍稳定。
随访中肺部结节有以下变化时多考虑为恶性肿瘤:(1)直径增大;(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实性成分增加>50%;(4)血管生成符合肺癌规律;(5)出现分叶、毛刺或胸膜凹陷症;(6)胸部CT增强示强化>15HU。
肺部结节的手术适应症
肺部磨玻璃结节,病变直径在6至10mm之间,建议半年后复查胸部CT,若增大或变实,有恶性征象者,则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大于10mm的病变则随访时间缩短至3-6个月,若增大或变实,有恶性征象者,也考虑手术。
最后,我想说的是肺部结节并不等于肺癌。恶性的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但有的是炎症、结核、霉菌等肺部疾病形成的结节,属于良性。部分良性病变,长时间之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但是时间很漫长。对于术后病理类型为原位癌或非浸润性肺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接近100%,基本上达到治愈。所以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