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新疆信息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从期中考试作文题说起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3年第八十五期(总第755期)


学校期中考试,初二年级语文出了这样两个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将“又见_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以“放学了”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不少于5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考前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我觉得挺有意思。

前一个题目很能看出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又见”,而不只是“见”,能“见”或者说又“见”的东西很多,学生一定有很多可写的内容。可能大多数人会写人或者写事,因为写人记事是从小学到初中练得最频繁的作文。

后一个题目虽然既不是全命题,也不是半命题,而是自拟题目,但又不是完全的自由写作,而是在时间上通过开头有限定。“放学”是学生多期待的事情,也一定有的可写,而且,相比于前一个题目,这个题目限定更为宽泛,更容易放开来写。所以,我猜应该有更多的学生选择第二个题目。

然而,到考完试,阅了卷子,我才发现现实给了我重重的一击,我的判断都错了,没一个是对的。

“又见”这个题目,很多学生既不是写人,也不是写事,而是写景。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在考试之前一段时间,年级曾统一做过一次写作训练,就是写景的作文。于是相当多的学生把上一次的写景作文,不管三七二十一生搬硬套进来。虽然穿靴戴帽写了“又见”,但这个“又见”和“上一次见”有啥不同,构成什么样的什么对比,完全看不出来。

也不是我预想的写“放学了”的题目偏多,而是写“又见”这个题目偏多。两者的比例差不多为1:7,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静下心来细想,又有迹可循,在情理之中。因为“放学了”没写过,不好套作,而“又见”写过,容易套作。

这个结果,可以说既出乎我的意料,又令我非常心痛。一个小小的期中考试,学生就用这样的方式去应对,怎么可能写好作文呢?他们写作不是真的在表达自我,而只是为了得到分数而已。这不是从初中才开始这么干的,而是从小学刚开始学习写作文就这么干了。

不管是老师也好,还是家长也好,总是希望孩子有创造力,甚至要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才好,但仅仅从作文这一点来看,窥一斑而知全豹。连一个小小的期中考试,作文都要套作,都要以得分为唯一目的,都要如此的功利,如此的算计,怎么可能在大事上有探索或者冒险精神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一种勇气,而今天,大多数孩子在应试作文这件事上,正反其道而行之,是“因为明知山有虎”,坚决不上明知山”!

然而,这一切的发生,能完全怪孩子吗?

【附】在阅卷之前,为了做评标,我写了两个题目的简析,附在下面。

题目一简析:

题目一:请将“又见_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这是一个半命题的题目,要求先补全标题,补全标题过程中,不能出现病句情况。横线部分可以补写一个人,一个物,一处景,也可以是一件事。

从审题来看,不能只是写“见”,而是要突出“又”,也就是说,要有一个“这一次”和“上一次”的对比,这个对比,可以是截然不同,也可以是在前一次基础上的递进。如果没有这个对比,就不符合题意。从侧重点上来说,通常应该着重写这一次见,上一次见只是作为对比而存在。当然,如果文章有巧思,着重写上一次见,而把这一次见作为一个对比,实现表达的某种需要,也未尝不可。

从写人叙事写景抒情角度而言,这篇作文可以写人,也可以叙事;可以写景,也可以抒情。主要取决于学生补全标题的横线处填写什么。如果补全的部分是人就偏于写人;如果补全的部分是事就偏于写事;如果补全的是景,就可能偏于写景抒情;如果补全的是物,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写人,则要关注是否突出人的特点或品质;如果写事,则要关注是否从事中悟出某种道理来;如果写景,则要关注是否能做到寓情于景或者情景交融。

从虚实角度而言,这篇作文可以写实,具体描述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状况,也可以写想象中的某种情境,因为题目中并未明确限制必须写实。

从文体角度而言,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其他文体。当然,这个题目更偏向于写记叙文,也更容易写成记叙文。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写成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谈此次与上次的差异,然后分析其成因。最难的是写议论文,从题目而言,写成论说为主的文章,会与内容匹配度不高,因为一般议论文章,不会起这样一个题目。

题目二简析:

题目二:请你以“放学了”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该题目与一般的全命题半命题作文不同,是一个有限定的自拟命题。要求以“放学了”作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这里面有这样几个限定:一个是“放学了”,这里暗含一个时间的限定,是“放学之后”,而不是“上课期间”;另一个是“发挥想象”,也就是从命题者的预期来说,希望把这一篇写成一篇想象的文章,而不是写实的文章;第三个限定则是“写一篇故事”,这就明确限定了文体,只能写记叙文,而不能写成说明文或者议论文。

当然,更具体而言,是不是在写作中,非要把主要篇幅完全放在“放学之后”,也不一定,如果采取闪回的方式,构成一个对比,也未尝不可。“放学了”只是一个客观描述,而在写作过程中,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放学了”这个时间词之前加上各种可能用来传递心情的词语。比如,“终于放学了”“竟然放学了”“一转眼就放学了”“不知不觉就放学了”“总算放学了”等等。但从命题意图而言,如果只是写放学后发生的一件事,而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和“上学期间”的对比,也能不算一篇符合要求的优秀文章。

有了这些传递心情词语的限定之后,实际上也就包含了一个“上课期间”和“放学后”的对比。写这个对比,可能大多数学生会把侧重点放在放学后,而不是“之前”,但如果把重点放在放学前,到放学后一语点破,来个戛然而止,也可能是一篇好作文。如果可能,甚至可以来个一波三折。比如,上课期间备受折磨,终于盼到放学了,忽然发现原来还有一个课外班等着呢。写出来也会比较有意思。

从“发挥想象”这一要求看,不要过度拘泥于非写实这一点,因为写实与非写实之间,并无明显的区隔。可能在有些人看来,是虚拟,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就是写实。“放学了”这一限定,如果学生只写放学后如何愉快地玩耍,尽情地开心,那是不是一定就是写实呢?可能也不一定,甚至只是想象而已。当然,为了更突出这是一个想象,从应试技术角度讲,不一定非要写现实的学校,而可以写动物学校、写植物学校、甚至写外星人学校,但实际上却是影射现实的学校。

从“写一篇故事”角度去看,也不一定非要以极为传统的“六要素”来框定,只有完整具备了“六要素”才是故事。事实上,故事可以有更为宽泛的定义,不一定非要记录完整,只是择取其中一个片段也未尝不可。但这一篇既然限定了故事,就需要注意不能以“写人”的路数来写,最终落脚点要落在“事”上,而不能落在“人”上。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给我自己的作品带个货

就这本书,我最近在视频号上专门发了一个视频讲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新疆信息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新疆信息港 xj.cd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